日前,國際電工委員會(IEC)發布導則116,即《低壓電氣設備安全風險評估和風險降低》,這是IEC在電氣安全標準中首次開展風險評估技術研究,由此在IEC建立了電氣設備安全風險評估技術標準體系。同期,我國也完成了國家電氣設備安全風險評估系列標準制定,完善和拓展了國家電氣安全標準體系。
國家支持保障機制推動實現國際突破
“十一五”期間,我國政府將技術標準作為科研技術和經濟發展的戰略支撐,通過實質性參與和承擔國際標準制定,將我國相對優勢的技術融入國際標準中,維護我國的公共安全,反映我國的技術和經濟需求。
據此,機械工業北京電工技術經濟研究所通過承擔2007年國家科技部“國際標準研制”課題資助,重點參與了IEC/ACOS安全顧問委員會提出的IEC導則116國際標準研究專項的研制。該項目由中國電器工業協會副會長方曉燕負責并主持,上海電器科學研究院IEC/ACOS國際專家包革,全國電氣安全標委會副秘書長、資深電氣安全專家李邦協,全國電氣安全標委會委員曾雁鴻等一批技術專家作為支撐團隊。
電氣安全引入預警理念
IEC導則116是基于電氣安全原理,在保證電氣設備安全的前提下,提出風險預估、風險評價和降低風險的基本原則和防護措施。我國專家在參與國際標準研究中,采納了我國優勢的電氣危險防護技術,引入了我國電氣設備實際應用中相關的危險源和造成傷害的具體示例,是我國電氣安全基礎技術應用實踐經驗的結晶。
我國推動IEC導則116的制定,旨在促進IEC在其電氣安全技術標準日益完善的基礎上,拓展安全標準范圍,引入安全風險評估理念,建立一個橫向的電氣設備安全風險評估標準體系,這一指導思想一直貫穿于本任務研究實施過程中。通過IEC導則116規定低壓電氣設備安全總體原則,評估低壓電氣設備整個生命周期各階段的風險,并實施降低風險的基本措施,使電氣設備的安全達到可接受的水平,并由此指導IEC相關技術委員會(TC)制定專業產品的安全風險技術標準。
我國推動其建立的構想是:IEC風險評估標準體系的層為協調技術標準,為IEC導則116《低壓電氣設備安全風險評估和風險降低》以及《低壓電氣安全風險評估和風險降低的應用指南》(我國提出的新提案)。目前,IEC風險評估的層體系正在建立中;第二層為IEC相關產品的TC制定其產品安全風險評估標準,這層標準體系需要在IEC導則116的指導下,與IEC相關產品TC現有的安全標準相協調,或通過安全要求符合性或補充相關的風險評估技術要求逐步建立。
目前我國已經在研究探討《電動工具安全風險評估》標準提案,擬與IEC/TC116的主席溝通,探索提出電動工具產品的風險評估國際標準提案。
由參與到主導實現地位轉變
我國電氣領域技術專家在2006年初參與承擔研制IEC導則116時,只具體承擔了其中的相關附錄。但在項目實施中,任務組著眼新項目的培育,通過在國際會議上作專題報告,與國際專家互訪進行技術交流與溝通,充分展示我國在該領域的技術優勢和實踐經驗,提出了新提案《低壓電氣安全風險評估和風險降低的應用指南》,力圖為IEC導則116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提出具體操作方法和示例。新提案得到IEC/ACOS安全顧問委員會的接納,并確定由我國專家包革出任新項目召集人。
該項目前后歷時近五年,成功地推進了我國在IEC安全技術領域從參與到主導的角色轉型。
帶動電氣安全風險評估標準體系建立
此項任務的研究也與推進我國電氣安全領域的國家標準研制相輔相成,對于同步制定和建立我國的低壓電氣設備安全風險評估標準體系具有指導意義。
全國電氣安全標委會同期開展并完成了國家標準GB/T22696.1~3-2008《電氣設備的安全風險評估和風險降低》及GB/T22697.1~3-2008《電氣設備熱表面灼傷風險評估》系列標準研究。
GB/T22696.1~3-2008系列標準可指導我國相關標準化機構、科研院所或企業,在開展安全風險評估技術標準或相關文件編制時提供指導和示范;GB/T22697.1~3-2008系列標準在制訂中,即借鑒了有關電氣風險評估的基本原理、概念和程序并具體針對電氣設備熱效應可能產生的灼傷危害,提出灼傷風險評估的基本原則和降低風險的措施原則,推進了風險評估標準在特定安全技術防護方面的應用,為專業技術領域或特定產品安全風險評估標準研制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上述國家標準的研制,拓展了我國電氣安全技術領域,使國家電氣安全標準體系更具系統和完整性,填補了我國電氣設備安全風險評估標準領域的空白。